分享按钮

漫话阳和

(上接第一版)

除受中原文化影响外,阳和还有一些与元朝文化相关的物和事,虽无法清晰考证,但罗列一些,希望能引起各方重视,对史实的考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欢迎对历史文化有兴趣的人们来阳和探密、访古,并有所收获。其一 ,阳和为元代古战场的思考。阳和范围内曾有很多无主坟,虽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多数因开垦荒地被毁,但目前仍有余留。这些坟茔仅以极少的石块堆成,比较简单,且相对集中,一片有几十、上百冢,说明掩埋仓促,非正常所为。在学大寨时期及包产到户后,允许农户开挖一些饲料地时期阳和曾出土过翠碗(一种有手工绘画、胎体很薄、瓷质如玻璃的瓷碗),铜质提梁壶、土陶、铜剑等出土文物,可惜多被破坏和盗卖,留存较少又不知收藏者。其二,与蒙古族文化相近余存与传说。阳和人对兄弟相残或亲朋相煎有一句话叫“杀家挞子”,还流传着“挞子坟”的称谓。据考证,挞子为蒙古人统治当地人的统治人物,在当地人家庭中供养。相传,挞子统治极为残暴,治下民众相约在商定时间将供养的挞子屠之,称为杀家挞子。阳和在一些山的垭口有积石冢,称为“寒婆婆”,人们从旁边走过有丢碎石块或青松枝的习惯,意在乞求这里的神仙不要招惹过路的人,这与蒙古族对积石冢的敬畏相同。

阳和悠久的人类历史也有一些余物为证,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阳和有一郑姓的老奶奶有两件宝物,这两件宝物能治一种叫做发阴寒(疑为急性胃肠炎)的病,其一为鹰毛,用其沾凉水刮手腕。其二为雷楔子,是一块石头,将其烧红后放入凉水中然后喝石块浸过的水。雷楔子,形状似斧,笔者当年见过,待成年后看到新时器时代的石斧图片,才觉得极其相似,若能证实,阳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就更久远了。

传说故事之一,倒挂仙人。在阳明龙洞上方的石壁上有一块从岩石上悬空突出的石头酷似倒挂的人体,当地人称它为倒挂仙人。据传,从前有一家母子两共同生活,母亲年迈,牙齿不好,消化不良,儿子每日煮饭都多加水,长时间熬煮,然后将熬出的米汤喂母亲,儿子则吃熬过米汤的饭粒。长此以往,儿子日益健康,显得肤白貌美,母亲却面黄肌瘦。这事时间长了被天庭的雷公看在眼里,认为儿子不孝,长期虐待母亲,于是劈下炸雷,将儿子劈到悬崖上倒挂起来,以警示后人。这个故事除了告诫人们做儿女要孝顺外,还告诉人们不论仙境还是人间都有很多因误会而引发的错误。

传说故事之二,龙洞借碗。传说阳明龙洞是东海龙王经常光顾的地方,龙王在龙洞休息后要到观音岩下心田村(现村委会所在地)的龙王庙歇脚,龙王在龙洞里藏有宝物及生产生活用具,附近村民常到龙洞里与龙王借用生产生活工具,借得最多的是土陶制作的碗。百姓借东西时必烧香化纸,再搬运用具。一天有一老汉来洞中借碗,烧香化纸后借到一篮碗,装好后便坐下休息,这天恰逢龙王在龙洞中,老汉就坐在龙王身上抽烟,过去的人抽的是旱烟袋,老汉抽完烟以为自己坐的是一根潮湿的木头,就将抽过烟的余火磕到木头上,龙王觉得身上很烫,身子便动了起来,老汉定睛一看,原来自己坐在一条巨蛇上,立即被吓得晕了过去,当他醒来时碗也不见了,从此,人们就再也借不到碗和其它生产生活用具了。旧时战乱、匪患很多,阳明龙洞比较长且有一些开阔地带,不失为一个躲避的好去处,人们躲难时会将生产生活工具带入洞中,有些战乱过后就不再带出来,以备将来躲难时再用。时间久了就忘了存放地点,被后人发现并取用,便有了这美丽的传说。

传说故事之三,观音送药。阳和心田村村后有一座极陡峭的石岩,过去岩上有一座观音庙,毁于火灾,只留地基及基石。现在的观音庙是上世纪80年代重修的。观音庙的佛像后面有一石窝,据传观音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必光临该庙,并在石窝中放药以济众生。因此,阳和人大年初一就有很多人不畏路途艰难,去观音岩上的观音庙烧香拜佛,以求平安,同时去向观音讨药。据说观音送的药有各种形态,有时是植物叶片,有时是动物粪便,有时是泥土,不管是什么东西均可做药,非常灵验,药到病除。讨药时都要请童男子上去取,取药之人不可太贪,不能将药一次取完,要给后面去取的人留下一部分,否则即便取到也没有效果,即使是最后一个去取的人也要留下一点。这里取的药有效无效恐怕只有取到药的人才会明白,但每年大年初一都有人去取药。不过那些树叶、小动物粪便及泥土恐怕是风吹或由上面自动滑落到石窝里的吧。

阳和的人类活动史至目前并无精确记载,有证可考的也就几百年,不知这弯弯曲曲的阳和水流淌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阳和子民的欢乐与悲伤。1950年永胜全境解放,阳和人民与全县人民一道迎来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时代。经历了互助组、合作化、人民公社,迎来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比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思潮对人们的影响肯定是最深刻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基础较差,党的方针、政策主要靠报刊、文件和口头的宣传。1966年10月阳和建起了水轮泵电站,阳和成为县内除灵源电站供电的永北和清河电站供电的金官之后第三个利用水电的地方。阳和电站装机容量15万千瓦,水头4.5米,流量0.6立方米每秒,可低压直接送达用电户,夜间供照明用电,白天可用来碾米、磨面、粉碎等综合加工。由于有了电,阳和便有了广播喇叭,党和国家的声音便时时在这小山村响起,人们更容易接受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新思想。上世纪60年代后期,阳和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他们走村串寨,演话剧、样榜戏、花灯剧、自编自演小节目。宣传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让人们享受了新文艺带来的愉悦。上世纪70年代,村里经常有乡电影队来放映电影,人们又享受到了另一种文化形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腾飞阳和

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时时刻刻要把人民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的幸福作为时代的追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引领民族复兴,引领我们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阳和也和全国一样面临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是阳和腾飞的时代基础。

阳和村党支部和57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总书记嘱托,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有看齐意识、担当意识、整体意识,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全村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带领全村人民砥砺前行,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小康目标,这是阳和腾飞的组织保障。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的惠民强农政策的施行,阳和的教育、交通、水利、通讯、电力、清洁能源发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虽然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基础设施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要求仍不能适应。但是有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有全体共产党员发揮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只要我们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健全领导体制,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保持定力和韧性,持之以恒,阳和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一定会取得质的飞跃,为脱贫致富奔小康,为阳和腾飞发挥应有的作用。

阳和人民历来崇文重教,善良质朴,能吃苦耐劳,勤俭奋进,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有了群众基础,阳和腾飞就有了希望。

阳和属中山河谷地区,由于河流长期切割,山高谷深,耕地资源缺乏,但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虽然幅员面积仅16.16平方千米,但周边有广袤的国有林区,与阳和相邻的林区面积近百平方千米,森林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好这些森林资源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阳和的发展。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作用为生态阳和提供了必要条件;森林中有大量野生食用菌资源,森林管护得越好,野生菌的生长量越大,野生食用菌采收的量越多;森林中孕育着大量的中草药资源、野生蔬菜资源和花卉资源。本地中草药资源是在当地环境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是今后新兴产业开发的基础。保护好森林野生动物,可促进复合生态系统建立,形成优良生态体系。林下草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牧草资源。美丽的乡村景色、丰厚的自然资源为阳和腾飞提供了自然物质条件。

科学分析自身的发展优势,克服限制因素是引领阳和发展的基础,通过村情分析,村委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切实抓好人才培养战略。人才培养既要培养各方面专门人才又要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人才培养包括一些劳动力输出所需的技能培养、当地产业发展的专门人才培养、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二是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阳和有一些传统产业,有一批能工巧匠,他们适应阳和的环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将传统产业的开发与现代科技、现代经营模式相结合,是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根本措施。如阳和的酿酒业,阳和的小篜白酒很有特色,但目前均为家庭作坊式运作,无质量标准、无商标、缺少去甲醇技术、无产品包装。若能统一原料使用,统一加工技术,分户酿制,制定相应标准,统一商标、包装,多渠道营销则可开发一个产品,形成一个产业,建立一个企业。如阳和的传统养殖业黄牛养殖和黑山羊养殖,是几百年形成的产业,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极强,但存在品种退化、种群数量与草场载畜量不适应、饲养方式不科学、疫病防治跟不上等问题。若能加强当地品种的提纯复壮、引进外来优良畜种改良当地品种,根据草场载畜量科学测算畜群群体数量,采取半放牧半人工饲养的方式,必然会扩大养殖的规模和效益。又如野生菌资源利用,阳和森林面积大,野生食用菌存量亦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农户对野生菌资源认识不完全或加工跟不上,相当部分的野生菌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只是销售原料产品,无加工,降低了珍贵野生食用菌的资源的利用价值。若能对野生食用菌品种识别和加工利用进行培训,进行加工包装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营销,必能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三是人才、技术的引进。地方发展必须依托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撑,人才资源包括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目前阳和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基础为零,除政府及部门提供的技术支持外没有吸引人才和和技术的产业基础和机制体制。今后要从政策环境、优惠措施、政府支持、与国内外企业联合等方面着眼,将阳和纳入国内、国际经济技术方运行的大环境、利用外力推动阳和发展。

有国家决胜小康的历史机遇,有村支部的坚强领导,有勤劳奋进的阳和人民,依托丰厚的资源条件,只要我们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谋划,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全心全意谋发展,阳和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经济的腾飞指日可待。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云南网警ICP备案 53070203302018号

2018-08-26 1 1 丽江日报 c26761.html 1 漫话阳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