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山脉撑起永胜县的骨架:东支山脉自光茅山起,直抵金沙江,其间分布羊坪、永北、六德、仁和、东山、鲁地拉等乡(镇);西支山脉自绵绵山起,直抵金沙江,其间分布松坪、光华、大安、顺州、涛源等乡(镇)。
东、西两山脉之间,有盆地和水域,即从北到南的习甸、三川、程海、期纳、金江,穿过金沙江直达片角。
地质资料表明,距今7亿年左右发生了“澄江运动”,滇西出现褶皱隆起,滇东一度抬升为陆。随后,发生广泛的冰川活动,滇东又被海水淹没,出现典型的海相沉积,产生了澄江帽天山5.5亿年前寒武系软体动物化石奇观。距今3亿年前的“华力西运动”又使地壳一度抬升,产生了二叠系石灰岩发育逐步形成的路南石林奇观。
距今2.5亿年发生了“印支运动”。这是对云南起决定作用的上升构造运动,滇中隆起变成内陆盆地,滇东完全变为陆地。滇西除有部分海水外,大部分变为陆地。“印支运动”形成的一系列断陷盆地,堆积有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在此期间,产生了发生在中生代侏罗系地层中的禄丰恐龙化石奇观。
距今6500万年开始,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深深插进欧亚板块体内,喜马拉雅山剧烈抬升,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不但造就了横断山脉,还“顺手”抬高了云贵高原。云贵高原的西部就是云南高原。这里连绵起伏的群山分隔着一条条河流,产生了许多断陷盆地,逐渐演化为湖泊、坝子。在此期间,产生了发现于新生代第四纪地层中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牙齿化石。
构成青藏高原骨架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等山系均呈东西排列,唯有东侧群山突然转向,自北向南展布,山脉间的空间距离也被压缩,形成“三江并流”地理奇观。这片特立独行的群山便是著名的横断山脉。“横断山”之名,缘于清代江西贡生黄懋材。当时,他受四川总督锡良的派遣,从四川经云南到印度考察“黑水”源流,因看到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间的山脉并行迤南,横阻东西间的交通,便将这一带山脉名为横断山。
更让横断山名扬天下的是《长征组歌》中的歌词:“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20世纪30年代,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先后取道云南,沿横断山脉北上川西,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取得了长征的决定性胜利。而早在1253年,忽必烈就率蒙古大军沿横断山脉由北向南,经甘肃、川西奔袭云南,革囊渡江后,平定了大理国,为最后灭南宋、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进入云南境内的是横断山脉的南段,也是“地球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因而造就了云南地形大势,即西北高、东南低。丽江市正好处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横断山区,所以兼有这三大地形区的特征。这里既有相似于青藏高原冰川雪山连绵、山地草甸广阔的地貌特征,也有云贵高原喀斯特发育、山间盆地星罗棋布的地貌特征,但更多的是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山高谷深的地貌特征。
在丽江市中部横断山云岭东缘,金沙江北岸云贵高原西南部,有一片总面积4956平方千米的宝地,程海居中,金江环绕,山坝锦绣,物产丰富,这就是有“边屯名郡”之称的永胜县。永胜县地势北高南低,南北最大纵距140千米,东西最大横距82千米。境内盆地类型多样,既有断陷坝子永北、三川、程海、期纳、片角,又有河谷坝子习甸、六德、仁里、金江、太极,还有山麓坝子羊坪和溶蚀坝子顺州。这些坝子大小不一,犹如珍珠撒布永胜山间,山环水绕,土壤肥沃,物产丰饶,风光秀丽,文化多样,在永胜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永胜境内最高点羊坪彝族乡他尔波忍峰(光茅山主峰)海拔约3963米,最低点仁和镇临江村海拔1056米。由于海拔悬殊、山坝相连,永胜立体气候明显,大致分为高寒、中凉、中暖、低热4个层次。“江边酷暑高山寒,一层平坝一层天”,这是对永胜县立体气候、立体地形的生动写照。
北纬25°59′至27°05′、东经100°23′至101°12′的地理优势,造就了永胜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强烈、干湿分明、空气清新。永胜境内的降水特点:北多南少,高湿低干,冬春干旱,夏秋湿热。北部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南部年降雨量600毫米上下,最南边的片角年降雨量仅584毫米。海拔2140米的县城永北镇,全年日照时数2403.6小时,年均气温13.5℃,无霜期266天;海拔1197米的金沙江畔涛源镇,全年日照时数2763小时,年均气温20.6℃,几乎全年无霜,被誉为“天然温室”“热区宝地”。
永胜县素有“滇西粮仓”的美誉,现已被列入全国产粮大县。21世纪以来,永胜县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不但在全县不同海拔区域获得成功,而且创造了两个第一:“协优107”水稻在涛源单产创世界第一,达到每亩1287千克;“丰优香占”水稻在期纳创百亩连片单产全国第一,达到平均每亩1003.6千克。2008年9月17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盛赞“永胜是种植水稻的天堂”,并欣然题词 “永胜涛源世界级水稻超高产示范基地”。
永胜县境内从海拔2000米以上的顺州、永北、习甸等地,到海拔1500米左右的三川、期纳、片角等地,每年都种植着大面积的优质水稻。顺州坝海拔2200米,素有“云上顺州、避暑天堂”美誉,所产 “蔓谷”闻名遐迩。光华乡习甸坝盛产优质糯谷,单产量为全县之冠。三川、期纳的香米不但产量高,而且口感好。六德他留梯田红米虽然产量低,但所含基因多,深受民众喜爱。芒种来临,永胜县到处都是播种的气息,唱着调子在水田里插秧是人们最幸福和惬意的事情。每到秋收时节,稻田飘香,满坝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弯腰低头,呈现一幅大丰收景象。仁和等地的稻田养鱼工程示范基地里,人们先要把稻田鱼捕捞干净后才收稻谷。放养在稻田里的鱼,主要是鲤鱼、鲫鱼和草鱼,近年稻田放养程海红翅鱼等获得成功。稻田鱼由于不喂饲料,专吃田里昆虫、稻花和杂草,不仅鱼儿长得快,而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
永胜县素称“鱼米之乡”。说到鱼,除了稻田鱼、库塘鱼和江河鱼之外,最多的当然是程海鱼。程海虽称为海,实则是湖,面积约77平方千米,居云南九大湖泊第四位。程海原有鱼类达15种,有12种可在长江中游洞庭湖里找到,表现出江河平原鱼类区系的特点,显示了鱼类区系来自长江的事实。湖中盛产大鲤鱼、白鲦鱼、红翅鱼、牙鲦鱼、丁钩鱼和鲫鱼,常年出产鲜鱼千吨以上。程海白鲦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对久病初愈者有滋补强身之功效。程海鲤属大头鱼、鲌属牙鲦鱼、蛇鮈丁钩鱼和大眼圆吻鲴红翅鱼,都是别有风味的经济鱼类。
更让程海闻名世界的是,它是全球能自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之一,永胜县所以也被称为“世界微藻之乡”。目前,程海东南岸建有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红球藻产业园区。螺旋藻是人类最优质的纯天然蛋白食品源,不但营养丰富均衡,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螺旋藻是“人类21世纪最佳营养保健品”。2007年,程海螺旋藻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永胜县曾有种植香料烟和凉烟的历史,烤烟也自20世纪80年代大面积发展起来,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烤烟产地。永胜烟叶油润细腻、色泽金黄、含烟碱量适中、香味醇厚,是制造高级卷烟不可缺少的配料。2022年,全县种植烤烟5.82万亩,收购烟叶5.8万担,烟农售烟收入2.49亿元,实现烟叶税收5469万元,为创收作出了重要贡献。每年稻花飘香的时节,永北、顺州、片角等乡(镇)的片片烟叶寄托着农民的希望。
永胜县是“中国松露美食之乡”。永胜县境内多山,山中盛产野生菌。松露、鸡枞、 松茸、羊肚菌、牛肝菌,都是永胜县的著名山珍。松露也称块菌,俗称猪拱菌,因其特殊香味常被野猪嗅到,并被拱出地面而得名。它是一种生长于地下的真菌,主要食用种有黑松露、白松露和夏松露,最为名贵的是黑松露。松露早已成为欧洲人的三大美食之一,因其稀有昂贵而被称为“餐桌上的钻石”。永胜县有着非常适宜松露生长的自然条件,黑松露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15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松露美食之乡”。在2017年中国外交部云南主题推荐会上,永胜县的黑松露作为云南特色生物资源被推向世界。
云南大部分地区都出产鸡枞,丽江市则以永胜县出产最多。永胜县清代进士黄恩锡有诗赞曰:“夏深雷雨万山融,南北山头野菌充。别种香鲜珍妙品,红泥小阜拣鸡枞。” 他还加以注释:“永郡菌类可食者多,惟鸡枞香肥鲜美。”关于鸡枞名称由来,多按《黔书》所说:“鸡枞,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曰鸡枞,以其从土出,故曰枞。”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鸡枞产云南,生沙地间,土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可益味、清神、治痔。”鸡枞肉厚肥硕,质细丝白,炒食、清蒸、汆汤,清香四溢,鲜甜可口。它的特别口感,其实得益于白蚁的栽培,每年鸡枞都从白蚁窝上长出基柄打开伞盖,只要不惊动下面的白蚁窝,第二年还可在此继续收获鸡枞。鸡枞菌与白蚁窝共存,这也是鸡枞很难人工化的原因。
永胜县特有的立体地形、立体气候,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都可以选择相对应的食用菌品种进行栽培,目前栽培品种主要有羊肚菌、香菇、金耳、木耳、平菇、大球盖菇、白参等10余种。羊肚菌因其外形酷似羊肚而得名,是著名的世界性食用菌。羊肚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是一般食用菌所望尘莫及的。中医认为,羊肚菌性平味甘,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和理气化痰等功效。许多研究者认为,羊肚菌不是共生菌,而是木腐型真菌,这为羊肚菌的驯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每年野生羊肚菌收购总量不足300吨,其中80%的产品都卖到了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因此,仅靠野生羊肚菌难以满足需求,而且野生资源已渐枯竭,但市场需求量却越来越大,开展羊肚菌人工栽培是解决其紧俏的唯一出路。永胜县山区人民积极采收和种植羊肚菌供应出口,使之成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永胜县境内有可食用野生菌品种200多种,每年出口欧美野生菌2000多吨,居云南省野生菌出口量第一位。松茸和牛肝菌备受消费者青睐。松茸生于有松树的混交林下,其菌蕾又像鹿茸,因而得名。松茸须与松树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同时依赖栎树等阔叶林提供营养支持,属于树木外生菌根真菌。松茸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享有“蘑菇之王”美称,不但味道香浓鲜美,而且具有健胃、驱虫、理气化痰等功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松茸还有治疗糖尿病、抗癌等作用。永胜的松茸或以鲜货空运出口,或加工成松茸罐头、盐渍松茸等投入市场。牛肝菌有黑、红、黄、白4色,欧洲以白色牛肝菌为上品。永胜县仁和镇等地的牛肝菌肥厚丰腴,带着森林里的清香,也是很受欢迎的野生菌。
永胜县拥有570多万亩林业用地,肩负着保障长江生态安全的重任。境内“往昔森林遍野,青葱蓊郁,凡栋梁薪炭及日用器具之木材,任人选取,即求珍木异树,亦易罗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包括永胜县在内的金沙江流域森林,至少遭到4次大的乱砍滥伐。198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盗伐者肆意破坏长江中上游最后的绿色堡垒,金沙江两岸森林告急》。次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作出“必须当机立断,采取最坚决、最有力的措施,加以制止乱砍滥伐森林,越快越好”的决定。
特别是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国家决定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永胜县被列为首批天然林保护重点县。全县立即实施森林管护,进行封山育林,开展绿化造林,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4.2%上升到2008年的53.2%,再上升到2021年的62.94%,林下经济同时快速发展。随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绿色宜居生态县和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计划,昔日的荒山秃岭逐渐披上了绿装。
永胜县三面临江、千峰绕郭,干热冷凉交汇,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境内原生核桃多为铁核桃,1998年以来引种了云南泡核桃和美国薄壳山核桃。全县已在松坪、大安、仁和、东山、片角、鲁地拉等地,打造出了万亩以上核桃示范村20多个,核桃已成为永胜山区群众的“摇钱树”。仁和镇朝阳村原是一个偏僻穷困的傈僳族村,十多年来咬住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种核桃,累计种植核桃2万多亩,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村”。永胜县城建有两家以加工核桃为主的企业,即丽江永胜边屯食尚养生园有限公司和丽江飞创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永胜县的冷凉山区还生长着成片的青刺果树。它是一种野生油料灌木,寒冬腊月开花,春末果实成熟。明代兰茂在《滇南本草》中记载,青刺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核之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青刺果油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0%以上。目前,永胜县在顺州、六德、大安等地建立了青刺果种植示范基地,先后开发出青刺果食品、饮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青刺果油等系列产品。
程海周边实施退耕还林,建设湖滨林带,开展绿化造林,森林覆盖率快速提高。仅程海东岸海腰行政村就流转面山荒地上万亩,种植了食用玫瑰、沃柑、芒果、油橄榄、软籽石榴、薄壳山核桃等花卉果树。丽江程海沁香玫瑰庄园有限公司流转连片土地数千亩,进行食用玫瑰种养和玫瑰产品精深加工研发。永胜程海茂源公司承包蒲米村上千亩荒山坡地,种植了数万株美国薄壳山核桃,2016年开始挂果并收干果数吨销售一空, 标志着属于永胜的又一核桃品牌闪亮登场。
永胜的相对湿度低,降雨量适中,光热资源充足,是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油橄榄是常绿树种,经济寿命很长,丰产期50年以上。橄榄油是植物油中唯一采用鲜果、冷榨、即食的产品,被称为“植物油皇后”,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丽江森泽公司率先在程海镇河口村白沙嘴建成油橄榄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科技”的发展模式,在程海、三川、六德、仁和、涛源、片角等地选择农户大片种植油橄榄,并将鲜果加工成“森泽牌”橄榄油上市,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下转第三版)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