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勃发。
丽江大地,改革潮涌,奋楫者争先而行。
过去一年,我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改革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改革,带来更强动力
2023年6月9日,随着市委书记浦虹宣布点火试产,全省唯一由地方国有企业全资控股的增量配电网项目——华坪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正式投运,标志着丽江增量配电网业务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电力体制改革只是丽江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2023年,通过建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季度现场观摩推进、厅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协调调度等机制,全市发展跑出“加速度”。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排名均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激荡下,全市经营主体“多活大强”培育取得新进展,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总量达19.16万户、增长21.32%;中小企业净增5131户、增长20.4%;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74.2%、增速全省第一。
同时,开放型经济体制、农业农村改革迈上新台阶——制定旅游高质量发展十条激励措施和全省首个旅游营地地方标准;推出“五个一批”星空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丽江古城入选全国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农业农村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粮食总产量增长1.4%、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
有了改革创新的引领,丽江文旅产业强劲复苏。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680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301亿元,分别为2019年的126.02%、120.73%,旅游人均消费1913元,排名全省第一。
改革,带来更多红利
民生所盼,改革所向。
2023年,全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进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不断释放改革政策红利,让改革更有民生温度。
“要紧紧抓住丽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全市努力、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9月6日,市委书记浦虹在全市教育大会上如是强调。
继202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丽江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后,2023年9月,我市再出台《丽江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新征程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当年,3所高中开始探索丽江市学校体育自主招生改革新途径;市职教园区建成投用、丽江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招生……
教育和医疗,连着民心。2023年12月21日,市医院血液·肿瘤科正式开科,结束了丽江没有血液系统疾病诊疗专科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该科室负责人李锦琼是丽江引进的首位在读医学博士。
(下转第二版)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