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土地流转分红+就近务工工资——

贵峰社区村民有了“双收入”

贵峰社区村民正在采摘成熟的菊花。 (通讯员 和晓艳 摄)

眼下正是七月菊成熟采摘的季节。在开南街道贵峰社区大来下乡村旅游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菊花地里,一朵朵菊花竞相绽放,经过雨水的洗礼,花瓣更显得洁白典雅。

花田中,贵峰社区村民正在采摘成熟的菊花,然后分拣、称重、打包、搬运,一派繁忙景象。采摘的菊花堆放在田间小路上,将被送往烘烤房进行烘干。村民和学英一边摘花一边笑着说:“我们按0.6元一斤计工资,这几天轻轻松松就能摘200斤,有些手脚快的每天能摘到300斤,一天下来能有120元至200元不等的收入。”

在大来下居民小组,像和学英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通过土地流转得分红,加上就近务工赚工资,村民有了“双收入”。

“今年已种植600亩七月菊,租金按每亩1300元支付给合作社。目前,是菊花采摘的第三茬,全年预计亩产量在2000斤至3000斤,平均亩产值3000元至4000元。”丽江琸玛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最初种植到现在采摘,每天用工需求维持在18人至20人,每年用于支付村民的劳务费超100万元。”

“联农带农、促农增收”是大来下乡村旅游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的初衷。近年来,开南街道贵峰社区大来下居民小组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主动融入古城区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的“一县一业”创建、丽江市乡村振兴示范区“2+6”示范点的发展布局,组建大来下乡村旅游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集中流转1300多亩土地统一由合作社管理并发展观光农业,通过“折股量化”“订单农业”“协议收购”“优先雇佣”等利益联结机制,使土地资源“活”起来,集体经济“壮”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生动的现实。

作者:通讯员 和晓艳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云南网警ICP备案 53070203302018号

2024-08-08 通讯员 和晓艳 土地流转分红+就近务工工资—— 1 1 丽江日报 c118549.html 1 贵峰社区村民有了“双收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