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是云南省“一县一业”中药材重点县和最早获得“云药之乡”认定县之一。近年来,玉龙县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突出道地特色,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多元化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多措并举做大做强道地中药材产业。玉龙县所有乡(镇)90%以上村委会都种植中药材,道地中药材产业已发展成为玉龙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主体带动科技支撑
产业发展后劲足
云南白药集团自入驻丽江以来,在引领丽江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11月,云南白药集团发布了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通过一平台(云南白药丽江中药材产业平台)、两“翅膀”(科技赋能、金融支持)、一政策(政策服务清单)、一机制(联农带农机制),加强政企沟通、政企合作、企企合作,强化资源整合,加快推进丽江中药材产业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丽江中药材优势资源技术和品牌方面的价值,进一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在搭建好平台的基础上,云南白药集团整合优质中药材资源,以企业的先进技术赋能优质产品,打造提升丽江中药材品牌。同时,逐步把平台建成滇西北的一个药材交易中心,同步建成种源、种苗交易中心。2024年3月,云南省首批通过中药材GAP基地评价的5家企业13个基地中,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滇重楼、云当归基地荣列其中。目前,玉龙县已成功培育了一批省级以上科技型企业和中药材产业领域省级龙头企业,并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00多家,合作社种植面积近6000亩,行业协会2家,初步形成了从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为一体的较为完整产业链。
此外,玉龙县还与云南农大、云南省农科院、四川省中医科学研究院等23家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拥有中药材发明专利8项;3个企业标准成为云南省地方标准,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是首批“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之一,为玉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产业发展成效显
近年来,玉龙县始终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之一,相继出台了《玉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玉龙县关于发展药材产业的决定》《玉龙县中药材产业化暨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玉龙县六个重大产业”之一,严格按照“一个重点产业有一个推进组、一位主抓领导、一个专家组、一个发展规划、一套配套政策、一个调度机制”的“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土地、人才、财政、机制、金融、资金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截至今年6月,玉龙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91万亩,其中,标准化基地8.12万亩,采收面积8850亩,产量8135.5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9亿元;加工中药材6927.7吨,实现加工产值3.59亿元。
绿色化品牌化打造
产业发展前景广
近年来,作为玉龙县中药材种植相对集中的乡(镇)之一鲁甸乡,致力于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以道地中药材为核心,全力打造全市最具特色的生态产业示范基地。通过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优化产品品质,鲁甸乡持续强化“云药之乡”的品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2023年,鲁甸乡中药材种植达6.8万亩,产值突破5.5亿元。鲁甸“玉龙滇重楼”示范村已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鲁甸乡高山道地中药材被列入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目前,鲁甸乡种植有木香、秦艽、重楼、珠子参、桔梗等50多种中药材,全乡90%以上的农户种植中药材。
据了解,持续擦亮鲁甸乡“云药之乡”金字招牌只是玉龙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玉龙县还成功打造了“云鑫”“云全”“千草堂”“华利”“得一”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2024年2月,“丽江木香”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玉龙云木香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
探索发展新模式
产业发展“花样”多
当前,玉龙县不断探索“生态林+药”“经济林+药”等新模式,推动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截至今年7月,玉龙县累计完成林下中药材推广种植面积3510亩;完成“生态林+药”“经济林+药”发展模式示范种植面积670亩,其中“生态林+药”(鲁甸、太安、石头、鸣音)350亩,“经济林+药”(拉市、鸣音)320亩;在位于宝山乡住古村委会的云南华电丽江玉龙大坪坝一期170MW复合型光伏项目地,完成了“药光互补”中药材金荞麦示范种植350亩,正在加快推进260亩中药材胡黄连的种植工作。
如今,中药材已真正成为玉龙县高寒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和玉龙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本报记者 钱吉梅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