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北渡金沙江(电影文学剧本连载之二)

7.林间棚子里

贺龙快步回到开会的棚子里,举着信对大家说:“这是张冲旅长的信。刚才任政委分析得很对,张冲深明大义,让咱们从他的防区撤出去。”

随后,他把信交到任弼时的手上说:“任政委,没时间让大家一一细看了,你就念给大家听吧。”

“好,大家仔细听啊。”说完,任弼时展开信件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

听完张冲的来信,棚子内一片沉寂。

突然,一位师长打破沉默:“这会不会是一个骗局呢?我看不能轻信。”

“对。也许是滇军暗设的圈套,咱们不得不防。”另一师长也跟着说道。

萧克把头一昂说:“情势紧迫,咱们不妨按张冲信中说的那样从他的防区通过。他若是真心实意,咱们顺利撤出;如有不测,咱们就拼死一搏,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无论什么状况,咱们一定要做好两种准备。”

任弼时点了点头说:“我赞同萧克同志的意见。同时,我认为张冲旅长的来信是坦诚的,是值得信任的。当年,他在广西百色领了咱们红七军的一个人情,他是真心想把这个人情还于红二、六军团身上。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希望各位相信一次这位有正义感的滇军将领吧。”

众人频频点头并低声交流着看法。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应等几位首长也围着军用地图认真地交换意见、统一思想,策划着行动方案。

不一会儿,贺龙对大家庄重地说:“同志们,时间紧迫,咱们不再讨论研究了。我命令:部队于晚10时从谷口方向撤出。红4师担任前卫,撤出谷口后连夜奔袭,务必于第二日下午进占嵩明、富民两城。注意,攻占富民城声势要造大、动静要闹大,一定要造成我军欲进攻昆明城之态势。大部队白天隐蔽休整,晚间迅速向西朝禄丰、楚雄挺进。”

任弼时严肃、认真地补充:“同志们,撤出时,伤员担架要加强人手看护,绝不能落下一名受伤的战士。另外,西进后部队将要经过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在滇西北金沙江沿线是纳西族、藏族聚居地,要求我们每一位红军战士一定要关心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疾苦,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争取得到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取得北渡金沙江的胜利。”

贺龙坚毅果断地说:“回去后,各师马上部署,按方案有序撤出。后续行动必须坚决执行总指挥部的命令,英勇顽强地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挺进滇西北,渡过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师长们行着军礼,异口同声地表态说:“坚决服从命令!”随后,他们迅速离去。

8.松林中

西风阵阵,松涛滚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贺龙和刘参谋送侯时君到一小路口,侯时君停下脚步,拱手道:“贺将军请留步,小弟就此道别了。”

贺龙点点头说:“行。情况急,我没有写回信,请侯先生转告张将军,我们已经按他来信说的作了撤离部署。如遇有什么意外,恳请张将军照应。”

侯时君笑着说:“我定会转告,请贺将军放心指挥部队就是。”

说着,他凝思了一会儿,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

贺龙见状问道:“侯先生还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侯时君踌躇着说:“是这样,到时张旅长有意想与贺将军见一面,不知……”

贺龙坦然一笑,认真地说:“好哇。我军撤离险境,全凭张将军大义相助,我正好代表18000名红军战士当面谢张将军。”

侯时君听后高兴地说:“那好,就让侯某来安排吧。6年前,张冲将军在广西百色拜见红七军政治部主任就是侯某出面斡旋的。这次,我也一定尽心尽力安排好两位将军的历史性见面。”

贺龙感激地说:“侯先生,那就先谢你了。我贺龙遇到贵人相助,必定会化凶为吉、扭转乾坤啊。”

侯时君拱手道:“言重了,贺将军。咱们这是有缘天注定,天注定啊。”

贺龙向刘参谋吩咐:“刘参谋,你带上几个战士护送一下侯先生吧,天黑了他一个人走我不放心。”

侯时君赶忙摆摆手说:“不用,不用,到前面会有人来接应的。”说着,向贺龙再次拱手道别:“贺将军请留步吧,侯某先走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他拔腿离去,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贺龙看着他渐渐模糊的背影,挥手叫了一声:“侯先生,路上小心啊。”

9.前卫团指挥所

一盏昏暗的小马灯下,前卫团团长黄坚、政委陈志华及几位营长、连长正在商定午夜突袭滇军阵地的方案。

黄坚团长激情涌动,对大家高声说:“打夜战,除了勇敢、不怕死,就要靠刺刀、手榴弹。今晚一定要保证每个突击队战士至少带足6颗以上手榴弹。300人的突击队有1800颗手榴弹,我要炸平那片滇军阵地,为大部队打开前进的通道。”

一营长看着情绪激动的团长,犹豫了一下后说:“团长,你是一团之长,你就坐镇指挥好了,我带突击队上,完不成任务你撤我的职。”

黄坚团长胸有成竹地说:“一营长,你就不要和我抢了。打夜战我经历多,眼前这块硬茬我必须拿下,你就协助陈政委带好后续部队准备全面进攻吧。”

“好哇,很硬气嘛。”随着话音,红4师卢师长走进来,后面紧跟着几个参谋、警卫人员。

指挥所里的人立正敬礼。黄坚团长迎上前兴奋地说:“师长,您怎么过来了?”

卢师长轻声一笑说:“听说前卫团要全面进攻了,我特来观摩一下。”

黄坚听了一愣,自责道:“师长,是我没指挥好。白天攻击受阻,晚上组织夜战一定要撕开滇军阵地,拂晓前展开全面攻击。师长放心,前卫团保证打通进军通道。”

卢师长挥挥手严肃地说:“好了,不要保证什么了。现在大家都在,我传达指挥部的最新命令:情况有变,部队迅速撤出战斗。”

“啊?迅速撤出,那今晚的夜战打不成了。师长啊,我们前卫团有打夜战的传统,今晚有把握拿下滇军阵地的。”黄坚不知上级意图,连忙申述道。

几个营长也争先恐后地说:“师长,别让我们撤下来呀……师长,我们都准备好了,今晚一定突破滇军阵地”。

政委陈志华看着卢师长不解地问道:“师长,是什么情况要我们突然撤离?”

卢师长提高声调说:“指挥部分析了敌情,最迟后天,中央军、川军各路人马就要合围过来,妄图在普渡河一线把咱们吃掉。我们没必要在这里与滇军消耗,要迅速撤下来西进。你们前卫团连夜急行军,务必在4月12日拿下富民城。”

卢师长让随行参谋手举小马灯,招手让大家围过来后,指划着军用地图慎重地指示:“你们前卫团的具体任务是这样的……”

10.狭长的山谷里

天空中,一片弯月在乱云中时隐时现;山谷间,一堆堆篝火随风飘动。

红二、六军团大队人马在狭长的山谷间急速、有序地向南撤离。

前头的战斗部队,红军战士个个紧握钢枪、精神饱满,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中间是驮着物资的马队,每匹马都有专人牵着缰绳引领。马队后面跟着的是机关、后勤人员,其中不乏女红军战士,她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进。

跟随其后的是担架队,每副担架都有专人照护伤员,不时有医护人员穿梭其间。

走在最后的是担任警戒、掩护任务的后卫部队。

随风飘动的篝火涌动着红色的激流。

11.山谷里的一窝棚内

黎明时分,星光暗淡。

这是一间牧羊人搭的窝棚,里面空空荡荡的,临时挂上了两盏马灯。穿上商人服饰的滇军第9旅旅长张冲在几个身着便服的亲信陪伴下,正在这里恭候红二、六军团总指挥贺龙的到来。窝棚外不远处,身着便衣的护卫人员在四处走动。

贺龙、任弼时、萧克3人在商人打扮的侯时君陪同下往这里走来。牵着马匹的几个警卫战士停步于松树下,将马拴好后警惕地环视着四周。

侯时君领着众人走进窝棚,指着贺龙兴奋地向张冲介绍:“旅长,这位就是贺将军。”

张冲连忙迎上前拱手说道:“啊!是贺将军。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贺龙连忙拱手回礼,高兴地说:“幸会!久闻英名!张将军乃滇军翘楚,此次承蒙将军大义,我部方能撤离险境。特向张将军当面致谢!将军的深情大义,贺龙将永世铭记。”

张冲连连摆手说道:“贺将军言重了,张某愧不敢当啰!”

随后,贺龙把站在一旁的任弼时、萧克向张冲作了介绍。

任弼时笑着向张冲说:“张将军理解、同情和帮助我们共产党人的事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们将铭记在心。相信将来我们的关系会有更好的发展。”

张冲高兴地说:“任先生是出名的政治家,说的话不会错,这也是我张冲为之毕生努力奋斗的方向。”

萧克关切地说:“很佩服张将军的胆识,但日后龙云一旦获知消息后,恐怕会对张将军不利,还望张将军早作应对良策。不然,我等今后于心不安。”

张冲爽快地笑了笑说:“不必为我担忧。我和龙云共事多年,交情还是可以的。再说,我们都是彝人,他不会过多为难我的。诸位尽可放心。”

说完,他看着贺龙,心怀忧虑地问:“贺将军,你的队伍此去不知往哪个方向行进?”

贺龙直言不讳地说:“眼下龙云把兵马都调到普渡河一带,昆明城中无兵,我们将经嵩明、富民两地直捣昆明,给龙云制造一些麻烦,让他恐慌一阵子。”

张冲赞道:“这谋略好哇。滇军连续吃了苦头,已是怨声载道。中央军、川军等在普渡河一线扑了空,也是疲惫不堪、军心涣散,我估计至少一周内很难重新部署行动。那时,我相信你们已经渡江北上啦。”

任弼时、萧克频频点头,说:“张将军分析得很对。是张将军大义相助的结果。”

贺龙拱着手说:“张将军,时间紧迫,一言难尽,咱们就此道别吧。后会一定有期,到时我们聊个够。”

任弼时也拱手道别:“张将军,我相信将来咱们一定会走到一起来的。”

张冲激动地抓住任弼时的双手说:“我期盼这一天早点到来。”

众人走出棚子,张冲、侯时君把贺龙一行送到拴马处,目送贺龙等骑上战马驰骋而去。

此时,东方欲晓,山谷间一片朦胧。

12.富民县城里

红4师前卫团进攻富民县城。城中守军县常备大队扛不住前卫团的猛烈攻击,纷纷四散逃窜。前卫团团长黄坚率部攻入县城。

在集市中心,红军战士正在清扫街道,张贴标语和安民告示。团政委陈志华站立街头,向市民宣讲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老百姓纷纷驻足倾听。

一豪宅内,红军战士打开粮仓,抬出一袋袋大米、白面分发给穷苦百姓。许多老百姓奔走相告,越来越多的人赶来,眼含热泪接过红军战士递过来的物品。

城郊一广场上,陈志华政委主持声势浩大的公审大会,头戴尖角纸帽的国民党伪县长、常备大队长、几个地主跪在地上接受人民的严正审判。随后,罪大恶极的几个主犯被红军战士就地处决。贫苦百姓振臂高呼、拍手称快。

出身贫寒的小伙子踊跃报名参加红军,报名登记处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傍晚时分,城郊一处空旷的田野上(距昆明城西北方约10余里),一支约300人的红军队伍正在集结。只见几名信号兵朝着昆明城方向的上空发射信号弹,信号弹在空中开花,耀眼夺目。接着,红军战士分批举枪朝昆明城方向射击,密集的枪弹声此起彼伏,传向远方……

(未完待续)

作者:赵庚(玉龙县) 和若群(古城区)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云南网警ICP备案 53070203302018号

2024-08-25 赵庚(玉龙县) 和若群(古城区) 1 1 丽江日报 c119004.html 1 北渡金沙江(电影文学剧本连载之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