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盘活“方寸地” 铺就“振兴路”

——玉龙县黄山街道庭院经济呈现集聚规模

黄山街道居民在庭院中制作纳西族炭烤大月饼。

玉龙县黄山街道素有“纳西族乐舞之乡”的美誉。自20世纪90年代起,白华文荣村初涉以民俗体验、纳西族餐饮为代表的庭院经济,成为丽江乡村旅游的先行者。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黄山街道逐渐形成以金龙村为核心的“农家乐”集群、以文笔片区为代表的“生态民宿”集群,以及以武荣村、中和村等为代表的出租屋集群,成功培育了一批庭院经济示范户和致富能手,全街道约三成农户从事庭院经济相关产业,庭院经济集聚规模显现。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有奔头

为打好庭院经济这张致富牌,黄山街道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细化并落实产业发展措施,先后投入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组织党员专题培训,到周边村镇考察学习。和积工、和炳胜等一批党员带头“下海试水”搞经营、学营销、拓市场,通过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庭院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域产业集群样态初步成形,产业发展成果显著,成功闯出一条“党建+庭院经济”的致富之路。

文化赋能,各方游客有看头

黄山街道在积极助推“庭院”变“商院”的同时,尤为注重“文化院落”的保护与开发,发展庭院特色休闲旅游,推动纳西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大滇西旅游环线游客重要集散地建设。一方面,积极引导支持发展传统村落、纳西族民俗和丽江地区风物为载体的纳西族“农家乐”,聚焦一桌特色宴席讲好民族文化故事,做强乡村宴席品牌。另一方面,逐步挖掘长水音乐宫纳西古乐传承院落、纳西族炭烤大月饼制作体验等文旅资源,不断探索以纳西文化引领、村庄田园空间承载的近郊田园休闲产业和旅游接待产业发展。

规范监管,提质增效有劲头

为确保庭院服务规范有序,黄山街道秉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的发展思路,着重加强日常指导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助推产业规范化建设。一方面,对“农家乐”从业人员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把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厨剩余物规范处理等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监管、环保等部门对重点领域进行抽查,严格落实油水分离器、燃气报警器规范安装全覆盖;社区干部挂包全覆盖,按季度开展现场督查,确保相关规范落实有效。

创岗增收,农民致富有盼头

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宅院变成农民增收的“致富院”,不仅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周边乡邻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实现了“在自家院挣钱,在家门口务工”。以金龙村为例,全村58家“农家乐”年营业额接近1亿元,创造长期和临时工作岗位500多个,“和顺阁”“百香园”等一批“农家乐”品牌逐渐打响;酒店宾馆5家、标间700多个,年营业额达百万余元;出租房屋35户,年收入在60万元左右。全村85%以上的农户从庭院经济获益,金龙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黄山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民俗旅游全民办”的特色路子,立足实际,着眼培育壮大区域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通讯员 和颖翔 文/图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云南网警ICP备案 53070203302018号

2024-08-28 通讯员 和颖翔 文/图 ——玉龙县黄山街道庭院经济呈现集聚规模 1 1 丽江日报 c119093.html 1 盘活“方寸地” 铺就“振兴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