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示范种植基地见闻

村民在公司基地劳作。

重楼、木香、玉竹、黄草乌、当归……在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示范种植基地里,郁郁葱葱、长势良好的各类中药材散发出阵阵清香。

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玉龙县太安乡太安村,是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在玉龙县注册的全资子公司。自云南白药集团入驻丽江以来,公司以优质滇重楼种苗工厂、滇西中药材产地加工为核心,致力构建三产融合、特色鲜明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丽江的中药材产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在公司的推动下,丽江的中药材产业逐渐向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要求,公司建立了各类种植管理技术体系、滇重楼种植溯源体系,完成1000亩滇重楼“种苗工厂”建设,建成资源种类丰富齐全、面积较大的重楼属植物活体种质资源圃,为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选育出滇重楼“太安1号”“太安2号”“太安3号”新品种及“太安3号优良无性系”、金铁锁新品种“高山1号”“高山3号”,以及“丽香1号”云木香良种。同时,建设“丽江百草园”200亩,种植了超过100种丽江道地中药材,是丽江中药材资源展示窗口。

记者从玉龙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4年3月,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476.21亩滇重楼基地、112亩当归基地通过省级评价,评价结果符合中药材GAP要求。

“中药材GAP涉及种植自愿选择、种植地选择,以及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收、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及入库的规范化管理。可以说,规范了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公司总经理杨成金说。

重楼这一珍贵的中药材,在云南白药集团的生产与研发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记者了解到,2019年,云南白药集团积极响应政府联农带农政策,推出了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的“滇重楼同心计划”,建立了统一种植规划、统一种苗标准、统一种植密度、统一投入品种管理、统一采收加工标准、统一验收标准的滇重楼委托种植“六统一”管理体系。该计划的实施,不但让云南白药集团的重楼原料由向外采购转变为“闭环式”基地直供的自给自足,还建立了“产—供—需”相对平衡的良性生态圈。在满足自身对重楼原料稳定、可持续供应的需求保障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乡(镇)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种源的相对统一。

“我们把‘同心计划’重楼种植技术推广后,显著提高了亩产和经济效益,种植户收益大幅增加,也保证了中药材的稳定供应。如果以传统方式种植重楼,密度是每亩10000株左右,产量在200公斤至300公斤;按统一的技术标准来种植是23000株,产量在700公斤至800公斤。从这些数据来看,中药材产量差别非常明显。按照目前1公斤20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传统方式种植的收益大概是4万元至6万元,统一技术标准种植的收益是14万元至16万元,差距非常大。”杨成金介绍,云南白药集团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招募“同心计划”合作伙伴,选取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管理团队和中药材种植技术成熟企业,建立“六统一”的标准体系,实现闭环生产,保障了中药材质量,解决了种植户销售问题。

近年来,公司通过种植基础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与项目实施,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玉龙县境内3000多农户开展滇重楼、金铁锁、云木香、云当归等中药材种植,逐步实现产业带动和发展带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带动周边群众增收1774.31万元。

此外,按照产业布局,目前,公司建成了产能为1000吨/年的中药饮片生产线一条,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并通过GMP认证,2020年取得云南省唯一重楼趁鲜加工生产许可,并投产。

“我们充分利用滇西北丰富的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紧紧依托云南白药品牌中药材工程,通过品牌赋能,构建产业优势,致力把公司打造成为集中药材种植、收购、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滇西中药材产业平台,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更好地带动滇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杨成金表示,公司将发挥省级龙头企业示范作用,高起点发展种业,高标准发展种植业,引领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李琳 文/图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云南网警ICP备案 53070203302018号

2024-08-28 本报记者 李琳 文/图 ——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示范种植基地见闻 1 1 丽江日报 c119097.html 1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