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的诗作我们就读解一首,即他的第112诗章(Canto CXII)。这首诗是他的《纳西诗章》中最著名的一首,最初发表于1963年,1969年收入《诗章》最后一部续篇《诗稿与残篇》。这首诗足以表明庞德与威廉斯一样,也在后现代主义盛行之时写出了自己后期现代主义的诗歌佳作。第112诗章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前十几行)主要写纳西族的祭天仪式 “孟本” ;中间部分写丽江风光,呈现丽江的生态美;最后一小节仅5行诗,用了英文、拉丁文、纳西文3种文字,再次呈现祭天仪式、表现东西方文明,既有异又相通。
从20世纪60年代庞德的该诗章发表到21世纪初,学者们一直认为,庞德诗中对纳西文明的描写皆出自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兼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Joseph Rock)研究纳西族宗教礼仪的著作《孟本》。根据洛克的著作,举办“孟本”时,纳西人要隆重祭天地、祭祖先。祭场上通常有3棵树,中间一棵柏树,两边各一棵橡树。橡树象征天地,柏树按洛克说是象征人皇,按不少纳西族百姓说是象征祖先。祭祀时要宰杀牲畜,挥洒甘露、白酒。我的研究证明,庞德并未严格按照洛克的版本创作。
2003年,我在耶鲁大学拜纳基图书馆(Beinecke Library)的庞德文档中发现几张贺卡,是一位名叫方宝贤的物理学博士寄给庞德的。方宝贤是纳西族华裔,1944年西南联大本科毕业后被保送至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攻读物理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他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方宝贤的英文教授给他介绍了庞德的情况,说庞德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早年翻译过李白的诗,后来又把《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译为英文。这位教授介绍方宝贤结识了当时囚禁在华盛顿一家精神病医院的庞德。自此以后,方宝贤夫妇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探望一次庞德。1954年,庞德正准备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自己翻译的《诗经》,他希望自己的英译能附上篆体汉语文本与汉字注音,但被出版社出于成本考量拒绝。有一次方宝贤到访,庞德重提此事,感叹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和汉语诗歌的音乐性无法在译本中呈现出来。方宝贤便告诉庞德自己是纳西人,纳西族现在仍在使用象形文字。庞德闻之又惊又喜,从此以后,70岁的他便开始跟方宝贤学纳西象形文字。方宝贤在丽江长大,与在丽江做过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家洛克熟识。那年,洛克给方宝贤赠送了两册新著,《孟本》与《康美久命金的爱情故事》。庞德《纳西诗章》的主要参考文献就是那两本书。2003年8月,我专程拜访了方宝贤夫妇。方宝贤给我看了他珍藏多年的两封庞德来信。在一封从意大利发出的信中,庞德提到,他把方宝贤借给自己的那两本洛克的专著带到了意大利。几周后归还时,其中一本专著的书皮已经磨破。当初方先生正是用这两本书教授庞德纳西象形文字。采访时,方先生让我看了其中一本书,书中有方先生当年加的注释,还有他纠正的洛克书写纳西象形文字的错误。方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纳西文化圈内人,他的叔叔方国瑜曾任云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是我国纳西学权威专家、《纳西象形文字谱》的编著者。方宝贤初中毕业便离开丽江,去昆明投奔叔父,高中3年、大学本科4年都在叔父的关照下读书,他的纳西文水平有多高,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庞德创作《纳西诗章》不仅有文本可依赖,还有“人本”可依赖。我在拜访方先生时曾询问他教过庞德哪些纳西象形文字,方先生说他记不清了,印象里有太阳、月亮这两个字。庞德在第112诗章中就用了两个纳西象形文字,其中一个是月亮的象形,作 “月亮” 解;另一个是篾箩筛网的象形,作 “篾箩” 或 “筛”(动词) 解。在祭天仪式“孟本”中,筛谷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筛网可以将有分量的谷粒留下,糠秕则被扬出,寓意区分好运、厄运。这几行诗连起来解释就是 “在月亮下筛一筛命运的筛子” 。庞德在这里用纳西象形文字呈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意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洛克在两本书中的注音是根据纳西族祭司的读音标记的,当地老百姓的一些发音与祭司不同。庞德的发音正是当地老百姓的读音,他因循了方国瑜编写的《纳西象形文字谱》,由方宝贤亲自教授,而不是洛克书中标记的读音。方宝贤告诉庞德,“月亮”在纳西语中读作“le”,在庞德的诗中,纳西文的月亮的读音与拉丁文“luna”(月亮)押头韵,与前面一行的fate’s tray(命运的筛网)押尾韵。庞德在此处既写出纳西象形文字,也照顾到音韵,做到了跨语种押韵。这有力地证明了纳西文化圈内人的影响何等重要。
庞德从未去过丽江,诗中Hsiang Shan(象山)、Lung-wang(龙王)、Yü ho(玉河)等意象词是从洛克的文本中获得的。这说明,互文性研究还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从洛克文本获得的意象,重构呈现了丽江返璞归真的生态美。
方宝贤在2011年去世,去世前他留下遗言,希望死后自己的骨灰分成3份:第一份与“给予他智慧”的叔叔方国瑜一起葬在黑龙潭;第二份葬于母亲墓旁;第三份留给他的太太和儿女。从庞德的第112诗章我们可以看到,“人本”(这里的“纳西文化圈内人”方宝贤)比我们看到的文本(洛克的文献)更权威。方宝贤教授庞德纳西文、纳西文化是面对面的互动,这是活生生的交流对话。我们真实的语言是通过互动,借助表情和手势才得以传达的,这些是话语行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召唤读者去解读、提问、对话。
(节选自作者的《后期现代主义诗歌背后的“中国文化圈内人”》)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