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普法阿普”入沪“赶考”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获得了‘云南省最美职工’称号。”近日,笔者在出差途中,收到了“2021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宁蒗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股长毛建忠发来的好消息。

好消息不止一个。说起近期情况,这位彝乡“普法阿普”(“阿普”在彝语里意为爷爷,常用来尊称德高望重者)还兴奋地告诉笔者,日前,他与宁蒗县人社局携手组成双语普法小分队,从宁蒗县出发,跨越2000多公里,到上海市杨浦区开展“外出务工·法治随行”稳岗普法活动。

“效果好着哩。”毛建忠说,在沪普法期间,他用彝语为宁蒗籍务工人员进行普法宣讲,刚一开口,便掌声不断。

精准普法效果好

宁蒗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外出务工是当地群众持续增收的主要渠道。今年以来,全县累计转移就业人口10.63万人,其中,向省外转移3.51万人,仅上海就转移了2100多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因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婚恋家庭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

“我总想多讲一场。我将入沪普法当成‘赶考’,高度重视,悉心准备。”毛建忠还没到上海,便提前与上海市杨浦区人社局联系。47岁的毛建忠把每次普法都当作“赶考”,20多年来,宣讲716场次。

在上海务工的宁蒗籍管理层员工成为首场普法宣讲的听众。在上海大桶大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毛建忠给务工人员带去问候,并从规范经营场所秩序、安全隐患排查、谨防黄赌毒等方面一一讲解,引导管理人员增强法治意识,强化经营自律,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遵纪守法,带动全行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行业氛围。

“管理层员工是务工人员中的‘领头羊’,也可以说是‘关键少数’,其他老乡遇到法律问题一般会首先听取他们的意见,所以要把他们培养成法治带头人,让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毛建忠对杨浦区人社局负责人用这番话说明了入沪普法的意义。

彝语普法暖人心

近年来,洗浴等服务行业在宁蒗增长较快。毛建忠一直将增强洗浴行业经营者、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记在心里,带领宁蒗县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队,向全县洗浴行业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开展以“强化普法宣传·净化洗浴环境”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

到了上海,毛建忠带着双语普法小分队走进宁蒗籍从业人员集中的足疗店铺,与老乡们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民族语、家乡话开展法律法规与家风家教宣传。

“太亲切了,‘普法阿普’用彝语普法,一开口就吸引了我。”某足疗店的一名员工听完宣讲后说。“家乡一直在关注者我们”,是当日员工听完毛建忠双语普法课程后的共同体会。

“我是上海市杨浦区淞沪消防救援站的宁蒗籍消防员李玉湖。‘阿普’普法对我帮助很大,我的工作干劲更足了,在外工作也更有底气了。”在与上海市杨浦区淞沪消防救援站宁蒗籍消防队员座谈会上,双语普法小分队为他们送去了家乡的“法治礼包”。

在彝乡外出务工人员的欢声笑语和真切问候中,毛建忠结束了这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法治宣传之行。

“彝乡多山路,他送法进乡,修正歧途;村民多迷茫,他双语释法,纾难解困。”这是“2021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委会给予他的致敬词,毛建忠一直记着。

毛建忠说:“我愿化身彝族群众心中的‘法治篝火’,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作者:通讯员 郑恒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云南网警ICP备案 53070203302018号

2024-09-12 通讯员 郑恒 1 1 丽江日报 c119505.html 1 “普法阿普”入沪“赶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