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进入一个可以更有作为的新阶段。”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
一年来,“更有作为”蕴含的深意清晰展现在世界面前。习近平主席出席三大主场外交活动,开展四次重要出访,同五洲四海的各方领导人举行百余场深入沟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日程,镌刻下穿云破雾的远见、合作共赢的格局、计利天下的情怀。
站在人类发展新的十字路口,面对百年变局的风云际会,中国携手各方在时代的风浪中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在历史的曲折发展中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断迈进。
(一)
有国际学者以“多重混合危机”描述当前世界面临的问题。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延宕,叙利亚局势突变。发展鸿沟、气候变化等长远挑战尚待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太空极地等治理新课题又迫在眉睫。新老问题交织共振,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聚焦大国关系,国与国之间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把脉全球格局,是要多极化的新局,还是要“新冷战”的危局?审视人类社会发展,是任由动荡不安蔓延,还是推动世界重回和平发展的正道?
时代的命题亟须回答,中国的思考从历史长周期着眼。习近平主席一次次深入辨析世界面临的危与机、时与势,深刻阐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着眼在新形势下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从和平共处到命运与共的历史跨越,是对时代之问的智慧回答,是对光明未来的清晰擘画。
“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我看现在需要‘同球共济’”“推动国际社会以对话化解分歧、以合作超越冲突,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习近平主席用东方智慧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髓要义,为推动百年变局向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点亮思想之光。
高瞻远瞩的洞见、顺应大势的理念,展现出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中国同巴西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中国同塞尔维亚启动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实现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欧洲的突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见证中非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抉择……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不断汇聚,和合共生的文明新境界不断拓展。
廓清围绕重大问题、重大挑战而生的思想迷雾,中国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回答的是世界格局向何处去的问题——
霸权主义图谋和“新冷战”威胁加剧世界动荡。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要打破把多极化与“大国制衡”“列强争霸”“动荡无序”画等号的陈旧思维,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要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成为推动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这一趋势性变化,国际上犹疑者有之,唱衰者有之,逆流而动者有之。习近平主席明确道出中国判断:“‘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喀山会晤等多边场合,到同全球南方国家领导人的双边沟通,习近平主席纵论“全球南方”崛起大势,深入阐释“全球南方”在百年变局中的角色定位。倡导“全球南方”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中国方案引领“全球南方”挺立时代潮流最前沿,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回答的是全球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就是要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
推动经济全球化行稳致远,必须看清发展大趋势。习近平主席强调,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从未改变”“动力仍然胜过阻力”,警示“以各种名目阻碍经济合作,执意将相互依存的世界割裂开来,是开历史倒车”。面对保护主义阴云,中国引领各方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遭遇的逆风和回头浪,努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
推动经济全球化行稳致远,必须辨明变革大方向。“从杭州到里约热内卢,我们都致力于同一个目标,即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二十国集团里约热内卢峰会上的中国声音以“公正”为关键词。从加强贸易投资、发展合作,到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从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到坚持多边主义,中国方案推动实现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参与并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许多全球倡议,有利于促进人类和平和进步”“中国理念成为一种实质力量,正在逐步团结和动员更多人”……这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感受。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