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名志愿者在拉市海边开展公益活动

为候鸟种下100亩“口粮”

近日,志愿者们在播撒麦种。 (本报记者 张小秋 摄)

本报讯(记者  张小秋)  500多名志愿者近日在玉龙县拉市海边的格乐村种下了100亩麦种,专门作为候鸟“口粮”,为来拉市海越冬的候鸟备足补充食物。

该公益活动由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以下简称菲仕兰公司)共同策划实施,旨在以实际行动呵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免疫力。

中国绿化基金会副主席徐济德表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长跑。下一步,中国绿化基金会将继续携手菲仕兰公司,创新保护方法,扩大保护范围,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地球的‘免疫力’。”

据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免疫功能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菲仕兰公司专业营养品中国总裁张展红说:“菲仕兰以‘自然滋养’为使命,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将与各方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开展更多公益活动,呵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免疫力。”

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是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近年来,由于水位线波动和耕地种植结构不科学,导致候鸟觅食困难,出现越冬候鸟停留时间相对短的情况。此次公益活动种植的大麦将于8月成熟,为9月到次年3月在拉市海越冬的候鸟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

“湿地生态的脆弱性、候鸟栖息地的退化,始终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守护人类未来的摇篮。”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张瑛说,此次活动尽显了菲仕兰公司的担当,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加入高原湿地保护行动,共同守护人类与候鸟共有的生命摇篮。

公益活动中,500多名菲仕兰公司员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播撒了麦种,并全部验收合格。

活动期间,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还向志愿者们讲解了拉市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帮助他们了解保护湿地生态和鸟类多样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