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感受他留文化

居住在永胜县六德乡的他留人,因先辈们留下的16000多座壮观的古墓及至今还保留的古老原始、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而被外界称为“神秘的他留人”。今年4月初,笔者有幸走进他留山,感受深厚的他留文化。

令人惊叹的古墓群

据丽江他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段崇武介绍,位于六德乡双河、营山、玉水3个村委会交界处的古墓地——营盘村墓群(又称“他留碑林”),是他留人自明清以来按习俗集中安葬、自然形成的古墓葬。这片古墓葬于1998年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留碑林保护区围栏内集中保护的古墓葬有6374座,加上外围的他留碑林共有古墓葬16000多座,其中碑刻完好的有3000多座。

据墓碑记载,他留人墓地共有王、蓝(兰)、陈、海、罗、杨、段、熊、邱9姓,前4姓约占90%左右。他留人墓地以王姓墓地居中,陈、蓝(兰)、海诸姓墓地则位于周围。

古墓群依山而筑,面向西南,掩隐在绿盖叠翠之中,华表、碑石林立,绝大多数都有碑文,墓碑排列有序、互不掺杂。墓体结构大同小异,碑体由碑框、碑额、碑座、边柱、供台等部分构成。所有碑刻文字皆为汉文,字体清秀,镌刻精湛,碑额皆呈拱形。碑框有单框和内外框两种,方柱体,凿磨平润,内框多刻有吉祥赞美的对联,墓面所饰的奇花异草、祥云宝瓶、珍禽异兽等图案多为浮雕,做工十分精美。工艺之精湛、墓碑数量之多、结构之严谨,实属碑林之奇观,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民族融合结晶”。

让人深思的是,修建这样庞大壮观的古墓群需要多大的经济实力?几代人持续不断地努力?由此,这些古墓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

曾经辉煌的古城堡

营盘村是他留古城堡的所在地。他留古城堡始建于明朝中叶,是滇、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集军事、交通、文教、商贸、行政于一体,有10多条街道,曾经十分繁华,咸丰年间被杜文秀的部队毁灭。

现虽难觅城墙和城堡的建筑遗迹,但城内遗有大量房屋基石、直径3米—5米的圆形与椭圆形水井、用石块铺筑的道路、两座清代早期建筑——他留大德寺正殿和文昌殿以及碑刻等遗存,地表散见大量的瓦砾及明清时的青花瓷、陶碎片。古城遗址内多处残存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水井,井壁采用打凿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石块、石条叠砌,辅之以自然石片。井口外侧有似半地穴式房基门道的斜坡或台阶延入井壁内,供汲水时出入。他留大德寺位于城内中部偏东北方向,四合院式,坐北朝南,寺内现存面阔3间寺庙两所,一字排列,两面坡式,悬于山顶,抬梁式木架结构,无斗拱。原有的东、西、南3面之建筑皆毁,仅存零星基石。

他留古城堡遗址与营盘村古墓群于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留古城堡遗址记录着他留人辉煌的历史,值得人们进一步研究。

传统村落双河二村

据段崇武介绍,双河村委会双河二村形成于清同治初年(1862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他留古城堡毁于战火后,部分幸存下来的他留人迁居于此,依照他留古城堡的民居样式重新修建。2014年,双河二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双河二村东靠宗支山,西临他留河,南与瓦窑坪村接壤,北与花椒树村毗邻,距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留古城堡遗址2公里。全村“山—村—田—河”融为一体,青山绿水掩映,显得古朴典雅。一条南北向的村道构成了主要骨架,村落街巷向道路两侧扩张。土木结构、青瓦白墙、二层楼房的他留人传统民居建筑,既有单家独户,又有户户相连,立于古树丛林之中。

村内的“兰氏四合院”现为永胜县文物保护单位,由他留人蓝发茂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是保存最完好的他留民居。该民居为四合五天井式院落,总占地面积576平方米。由于此四合院结构牢固、保护完好,虽经130多年的沧桑巨变和风雨洗礼依然风貌犹存,是研究和观赏他留人民居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下转第三版)

作者:何世辉(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丽城吉庆路 CopyRight :丽江日报社

丽江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云南网警ICP备案 53070203302018号

2024-06-16 何世辉(市融媒体中心) 1 1 丽江日报 c116877.html 1 感受他留文化 /enpproperty-->